实践项目 返回列表

华东师大李政涛教授:走出数字化的“课堂之路”

2023/8/24 17:08:31

导读:数字化课堂接下来的重大任务,是通过探寻数字化课堂的育人逻辑, 把数字化变成教育化, 走出并走好数字化的课堂之路。


作者 | 李政涛

来源 |《上海教育》2023年第 3 期


“数字化”是未来课堂的主旋律。其实,在当下,没有比“数字化”更吸引教育人目光的热点了。当数字化进入课堂之时,首先要做的工作,还不是习惯性地直接跳入技术运用和操作,而是回到原点,对数字化本身的独特意蕴先行加以透彻地理解、把握和定位,明了数字化对于课堂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何以是“新课堂”?以此表明“观念”对“行动”的引领。

数字化是新工具。是教师研究学生,进行课堂诊断与教学改进的工具。与其他教学工具相比,数字化工具的最大作用,是为个性化教学实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对数字化的"工具定位",是为了避免数字化进程中的本末倒置: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数字化一跃成为课堂的终极目标,化身为课堂的主人,师生则成为数字化施展的对象和工具。

数字化是新标准。这个标准既是技术标准:有基本的技术门槛和操作规范;也是教学标准:自此以后的“好课”必定要有数字化的专业要求;更是育人标准:数字化内含了对“培养什么人”的新设定,即要有“数字思维”和“数字素养”,它们既属于学生,也属于教师。作为一种育人标准的数字化,指向和通向“数字人”——这一数字时代的理想新人,在学生那里,是“数字儿童”或“数字学生”,在教师这里,则是“数字教师”。以此标准作为视角来看待课堂,数字化教育时代的好课,不只是看师生有没有对数字化工具娴熟地运用,还要看以什么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养成了师生的数字思维,拥有了数字素养,提升了数字化胜任力。

数字化是新过程。数字化之“化”,需要经历“化的过程”。这种“以育人为标识”的转化性过程和过程性转化的至关重要之处,在于这一育人可能性必定要经历从数字到教育、从数字到育人、从数字化到教育化的转化过程。这一新过程的实质,就是创造性地开掘和实现数字化特有的育人价值,让数字化在课堂的场域里达成“教育性转型”,从而脱胎换骨,温馨再生,长出教育的面孔,散发教育的味道,弥漫教育的气息。这样看来,数字化与课堂的融合,引发了双重转型或双向转型:对于课堂来说,走向数字化转型,对于数字化来说,则要经历教育化转型、课堂化转型,需要探寻数字化转型的教育逻辑与课堂逻辑,其实质与根本,就是找到数字化课堂的育人逻辑。只有遵循育人逻辑的数字化,才能彻底完成与教育的联姻,让数字化的课堂,成为教育化的课堂、育人化的课堂。

数字化是新道路。数字化浪潮的涌现,在提供了解决路径与方案的同时,还铺设了两条道路,一是课堂的数字化之路,二是数字化的课堂之路。目前来看,前者被关注的较多,后者则相对寂寥,它的挑战在于必须回答并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同样是数字化,教育场景、课堂情境中的数字化,有什么不同?最根本的不同,是不同价值观牵引下的标准的不同,如果说,数字化之路提供的是“数字标准”,课堂之路则是“教育标准”和“育人标准”,它们分别构成了两条道路上的新路标。

数字化课堂接下来的重大任务,是通过探寻数字化课堂的育人逻辑,把数字化变成教育化,走出并走好数字化的课堂之路。为此,四件事情至为关键:

一是研究“数字化学生”。数字化时代的学生,是“数字一代”。要让数字“育人化”,帮助学生通过数字化而成人,首先需要对这一代 “数字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学习方式等有深入的研究,以此作为数字化课堂转型与改革的前提: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变了,课程与课堂、教学和教研就得随之改变。

二是赋能“数字化教师”。数字化课堂中的教师,需要把数字化转化为新的教学素养、教学能力和教学新基本功。没有数字化,就没有教育的未来、课堂的未来,同理,没有数字化素养, 也没有教师专业发展的未来。

三是开展“数字化实验”。如何证明课堂的数字化产生了教育效应和育人成效?不能只凭思辨和讲道理,更要通过扎实的课堂实验,获得坚实的实证基础。数字化的演变与发展,经历了千百次技术实验,没有这些科学性实验,就没有数字化技术的有效运用和迭代更新。数字化的课堂之路,也是实验之路,是通过实验、基于实验,在实验中走出来的课堂新道路,这一实验之路的独特在于:融合了科学实验、技术实验和教育实验,但最终要体现课堂实验的教育特性, 找到或建构数字化课堂实验独有的育人逻辑。

四是明晰“数字化限度”。没有一种教育理论、思想和技术、方法,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 都各有其优势和局限,表现出各自的所见、所能和所不见、所不能,以及带来的各种误区。数字化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的功能区间和作用范围不是无限的,并非无所不包、无所不能。走在数字化的课堂之路上的我们,对于什么是数字化力所能及和力不能及的厘定与划分,这种有限意识和边界意识,可能是人人都需要备用的清醒剂。

(作者简介:李政涛,教育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