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项目 返回列表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也是妈妈 | 双“特”战“疫”

2020/2/26 15:50:28



延期开学已经一段时间,师生家长们也渐渐开始适应这段特殊时期。当然,在这过程中,师生家长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些困惑,北京市特级校长,北京市丰台区芳古园小学申瑞芝校长为我们带来一篇芳古园小学老师写的“宅家月记”,这位老师同时也是一个小学生的妈妈,相信在她的双重视角下,会发现更不一样的教育之光,一起来看看吧!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宅家月记两三点


依稀记得,1月23日,武汉封城。新春佳节,本应阖家团聚的喜庆之时,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戛然而止,随之而来的,是一场举国上下展开的没有硝烟的战“疫”。


作为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之一,和众多的华夏儿女一样,能为祖国做的最基本的事情就是减少疫情扩散,居家自我隔离。于是,三口之家、祖孙几代同堂,都蜗居一隅,迎日出送日落,祈盼疫情早日结束,扶老携幼共赏春暖花开。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也是一个小学生的妈妈,虽说是个闺女,然有俗语说“七岁八岁狗都嫌,九岁还有大半年。”


古人诚不欺我,面对这个三年级的孩子,有时候我觉得管理她比我在学校上班辛苦多了,甚至怀念孩子没上学之前,那时候母慈子孝的时光是多么美好!可是,缅怀过去的美好,对现在的境地毫无益处,那么就需要爸爸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她“斗智斗勇”,共同成长。


未标题-1.png



场景一:她说“不”


看到孩子在读书,我说:“大声读出来,可以练习朗读。”她说:“我在练习默读。”


晚上,时针已经过了十点,我说:“快点睡觉,不然明天又起不来。”她说:“知道了,你好唠叨。”一翻身不理我。


进入中年级的孩子,不像刚刚上学时,比较听父母的话,时不时地表现出自我感觉良好,固执己见,不希望别人否定他。作为父母一方,对孩子在低年级时一定是愿意积极配合老师,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以期孩子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到了中年级,父母也表现得心有余力不足,就像心里的那跟皮筋一直绷着,绷得时间长了也就松懈了。那么这时候,爸爸妈妈不妨放下高姿态,根据孩子的这个特点,满足他的合理需求,获得他的好感。比如:平时不要用命令的语气要求孩子,而是多以商量的语气和孩子讨论,引导他往自己希望的方向去做。


未标题-2.png


回到场景一


当看到孩子在读书,我问:“看得这么认真,读了多少页了?”她说:“我看到110页了。”我故作惊讶,“厉害!读了这么多!能不能选一段你认为最好的读给我听,因为妈妈也想和你一起读。”女儿拿起书翻了翻,找到一页读了起来。我停下手中的忙碌,用心听,她哪里读错了,我就说“这里我没听懂”;她读得很流畅,我就肯定“你读得很好,我仿佛能看到当时的画面。”还会和她交流两句自己的体会,听听她的看法。


未标题-3.png



场景二:她很“独”


午饭,餐桌上摆了几盘菜。还没等爸爸妈妈动筷子,她就把自己爱吃的菜端到面前,用筷子夹来夹去,挑拣出大部分,放进自己的碗里。


大多数父母只有一个孩子,即使现在二胎政策放开,刚刚出生的小宝贝也不足以影响到第一个孩子在家中的地位,所以很多孩子我行我素惯了,在家中还是“唯我独尊”。简单如餐桌上的举动,就能看出从爷爷奶奶到爸爸妈妈,对于“独”苗,真的是倾尽所有地爱他。可是,我想问问居家的爸爸妈妈们,疫情期间,是不是很多人舍弃小我,奔赴大爱,被称为“最美逆行者”?就算居家工作的职场人,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是不是就可以安于现状了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对待孩子品行方面的教育,居家这段时间正当时。


未标题-4.png


回到场景二


当孩子坐到餐桌前的时候,我会提醒:“这桌菜都是爸爸做的,他还在厨房收拾,我们等爸爸一起吃吧。”如果发现哪个菜不常做,比较新鲜,爸爸妈妈应该先给爷爷奶奶布菜,说:“爸、妈,您先尝尝这个合口吗?”爸爸和妈妈之间也可以互相照顾一下,把对方爱吃的菜夹过去,那么孩子见得多了,自然不好意思自顾自地给自己夹很多菜。当孩子模仿家长给长辈夹菜时,一定要欣然接受,这样是肯定他的行为,默默地表扬。


未标题-5.png



场景三:她太“笨”


居家学习时间,按学校的课程表应该已经到第4节课了,她却依旧在第2节的数学知识里“遨游”。不是她不想奔向阅读的书山,而是她在数学的海洋里游不上岸。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段子:“一场疫情,全民成了厨子,医护人员成了战士,机关干部成了门卫,老师都成了主播,家长都成了班主任,只有神兽们,依然是神兽!”延期开学期间,对于孩子应该如何学?学到什么知识?爸爸妈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就算居家也不能耽误功课,于是早在寒假时就让孩子开始学习下学期的知识,属于超前学习型的;有的认为学校有安排,跟着走不会错,于是每天尽力完成学校提供的课程表相关学习内容,以复习为主;有的兼顾课内外,既要求孩子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又从各方面下手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不管是心理、生理、智力方面都是有差异的,加上生活水平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导致孩子的发展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爸爸妈妈应该承认孩子的差异性,根据实际情况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台湾黑幼龙先生的家教心得是“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他曾畅谈“慢养”:慢养并不是时间上的慢,而是说教育孩子不要太担忧、太着急。不以当下的表现评断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


未标题-6.png


回到场景三


孩子到了中年级,学习知识确实花费更多的精力。但是爸爸妈妈要相信孩子,只要努力,落后一段时间是可以再追赶上去的。学习时,可以建议孩子从易到难,自主安排学校提供的课程内容,不要求面面俱到,每天和自己比,哪怕比昨天有一点进步也是值得肯定的。爸爸妈妈应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点在哪里,教给他运用学习参考书,查阅资料等学习方法,逐步走向自主学习之路。


宅在家中的日子过得似乎很慢,每天早上,爸爸妈妈一睁眼就在寻思今天的三餐怎样可以多些花样,孩子揉着睡眼,打算开始新的一天居家学习与生活。宅家的日子过得似乎也很快,爸爸妈妈和传说中的“神兽”相处一月有余,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偶尔也会上演“河东狮吼”、“鸡飞狗跳”,更多的是,在父母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孩子眼中的春天是否姹紫嫣红呢?

芳古园小学 李秀娟(供稿)